這幾天陸陸續續遇到幾位病人在診所測量血壓發現偏高的狀況,他們也會對於自己是否有高血壓感到疑惑,最常聽見的疑問是『我在家裡量血壓從沒這麼高,為什麼每次到診所量就特別高』。其實血壓的量測方式分成三種,第一種為診療室血壓量測、第二種為可攜式二十四小時血壓量測、第三種為居家血壓量測。其中以可攜式二十四小時血壓量測及居家血壓量測優於診療室血壓量測,但是可攜式血壓量測因為儀器的限制以及健保未列入給付,我們這邊不予討論。
- 根據台灣高血壓學會建議,診療室量測血壓,病人應預先以下準備。
- 前一小時避免進食、喝咖啡、抽菸
- 前三十分鐘避免做運動
- 前五分鐘安靜的坐在舒適的環境及有背靠的椅子上,雙腿不能交叉且雙腳板自然平放地上
- 量測前上完廁所排空小便、脫掉上臂厚重衣物
- 壓脈帶大小適中環繞於受測者上臂且下緣須距肘關節兩指幅寬,並將壓脈帶置於被測量者心臟同一水平位階
第一次測量血壓左右手都要量#2,以後以較高測量值那側為準。但是由於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要完全達到以上標準實在有困難,所以還是會建議病人合併居家血壓量測來解決。
居家血壓測量對高血壓的定義是收縮壓大於135mmHg,舒張壓大於85mmHg。一般建議病人在早晨起床一個小時內量測,最好是在上完廁所後,吃早餐跟服用藥物前。另外一個時間是睡覺前,靜靜休息五分鐘再量測。每次都要間隔2分鐘量測兩次,回診前七天的數據共約12-24次,以135/85以上判定為高血壓。
研究顯示居家血壓量測比起診療室血壓量測更趨近於可攜式二十四小時血壓量測,可以避免白袍高血壓#1,也更能精準預測心血管事件以及終末器官損害,又比可攜式二十四小時血壓量測方便及節省成本。所以如果可以,我們會建議每位病人都可以進行居家血壓量測。
血壓的控制與監測不是一朝一夕,魏醫師還是鼓勵大家養成居家測量血壓的好習慣,攜帶血壓記錄就診,可以更真實的呈現血壓控制的情況,醫師的藥物調整也能更精準喔!
- 何謂白袍高血壓?
- 白袍高血壓定義為診療室血壓量測高於140/90mmHg,至少三次於不同次門診,但是可攜式二十四小時血壓量測及居家血壓量測數值在正常範圍。
- 白袍高血壓定義為診療室血壓量測高於140/90mmHg,至少三次於不同次門診,但是可攜式二十四小時血壓量測及居家血壓量測數值在正常範圍。
- 左手與右手血壓有什麼不同?
- 一般左手血壓因為靠近心臟有可能較高,但是也有人是右手血壓較高的,沒有一定。但是一般雙手血壓差距不會超過15mmHg,如果超過20mmHg建議就醫檢查是否血管發生病變。最常見病因為鎖骨下動脈阻塞或狹窄,除了會發現患側血壓較低外,由於血流供應不足,病人也會有患側手部活動無力、手麻等症狀,另外因為椎動脈逆向供幾手臂血流造成頭暈,嚴重時還有中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