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斷食


最近有一個火紅的話題就是新英格蘭期刊(NEJM)發表了一篇文獻回顧-間歇性斷食對於健康、老化及疾病的影響。結論是間歇性斷食可以改善血糖、血脂肪、癌症存活率、免疫風濕疾病、術後恢復等。


用白話的方式講就是有時候『維持一段時間不要吃食物,餓一下肚子有益身體健康』。

其中的原理是身體在空腹8-12小時後,身體的能量消耗來源會從肝臟的肝糖轉換成脂肪細胞來源的酮體。而身體產生的酮體,會傳遞訊號進入細胞,讓身體達到五大功用- 抗壓力、細胞自噬作用、血糖與脂肪代謝、粒線體新生、細胞存活,藉此可以達成以上提到間歇性斷食的優點。

-------以下是魏醫師自己的感想-------

我一直有慢跑的習慣,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的慢跑時間點通常在晚上10點,維持時間約0.5小時。根據經驗30分鐘的慢跑活動,消耗熱量約300大卡,大概是我的基礎代謝4-6小時,所以我晚上原本可能只有斷食12小時,因為運動的關係等同斷食16-18小時,剛好達到文章中建議的斷食時間,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的因素,每天下班後我去運動從來不會覺得累,反而是運動完的隔天早上感到特別神清氣爽。

其實間歇性熱量限制法也可達到『減重效果』,但是也可能導致易怒及無法專心,一般人實行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魏醫師想強調的是,減重的方法很多種,並不是每一種都適合每一個人,我習慣夜間跑步並不代表其他人也適合夜間跑步,每個人都應該在減重的路上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一條可以不會犧牲健康但是又可以長期實行的道路,在這邊魏醫師也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都可以『享瘦又健康,身心沒負擔』!

Jan 01, 2020 184 回上頁